台北捷運中山站改造再設計!詢問處變通透明亮、設置總指標等優化區域
先前引發網友熱議的捷運售票機台改造,也有了新面貌,原本過高的路線圖往下放,讓旅客能方便對照
2022/11/07
La Vie 數位編輯 : La Vie
前往報導
讓水上房屋變得永續!丹麥團隊MAST「Land on Water」以回收塑料製作模組、提供海洋生物棲地
無論是西雅圖的漂浮屋,或是冬天在奧斯陸峽灣跳進冰冷海水浴前必暖暖身體的漂浮桑拿場,都可以用更友善海洋與永續的方式建造出來
2022/10/26
MOT TIMES 編輯 / 林沛伶
前往報導
高雄「鼓山魚市場」開放!建築師趙建銘以「透明盒子」重現270度海景、吳書原打造港邊「流動浮島」景觀
以「透明盒子」概念將 270 度鼓山漁港海景映入室內,周邊地景與植栽則由「太研設計」景觀設計師吳書原操刀,為舊魚市場建築帶來新面貌
2022/10/21
MOT TIMES 編輯 / 林沛伶
前往報導
開箱台南「新化果菜市場」設計亮點!猶如山巒起伏的綠意屋頂、通風明亮的市場空間
猶如山巒起伏的綠意屋頂,加上挑高、通風且明亮的空間,顛覆人們對於菜市場的想像,也使其成為當地的休閒新據點
2022/10/14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MVRDV操刀阿姆斯特丹「Valley」!如山岩般層疊而起的複合式建築
大樓設計除了筆直方正的外觀,有沒有可能以多樣的形貌,讓宜居、辦公條件有更多的可能?
2022/10/04
La Vie 數位編輯 : 陳岱華
前往報導
義大利Hubertus山林酒店!在上下顛倒「天堂與地獄」山形屋、透明高空泳池中感受天地
坐落於義大利多洛米蒂山脈岩層之上,由noa*建築事務所設計的「Alpin Panorama Hotel Hubertus」酒店,為旅客帶來浮游於天地之間、穿梭於天堂與地獄的人生體驗
2022/09/26
La Vie 數位編輯 :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跟著隈研吾逛青山和吉祥寺!大師最新作品集《隈研吾 東京論》親撰23件作品的創作心境
「自從對東京產生興趣以來,已經過了 60 載。開始在東京書寫情書,也已經過了近 40 個年頭」
2022/09/23
MOT TIMES 作者 / 張譯云
前往報導
改造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打開山形木構屋頂、以減法設計讓老舊雜亂空間華麗變身
迺菜市是認識一座城市最直接生猛的方式,從鮮肉到南北雜貨,每個傳統市場都是一座臥虎藏龍的武林,毫不遮掩的體現出最接地氣的日常活力
2022/09/22
MOT TIMES 作者 / Christine Chen
前往報導
讓·努維爾工作室在巴黎完成兩座傾斜的摩天大樓
法國工作室Jean Nouvel設計了180米和125米高的圖爾二人組摩天大樓,為巴黎東部“創造一個個性”
2022/09/21
de zeen 記者 / 湯姆·拉文斯克羅夫特
前往報導
石上純也新作!鑽進日本山口縣仿若地下洞穴的餐廳「Maison Owl」享受與環境融合的建築
「我們生活在建築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也許能以自由開放的觀點來思考建築」
2022/09/20
MOT TIMES 作者 / 林沛伶
前往報導
百年世界文化遺產的重生!「富岡紡織廠西置繭所」在老建築中置入玻璃盒子,留下過往紡紗風華
日本群馬縣富岡市內,除了有由武井誠與鍋島千恵所帶領的 TNA 設計團隊所設計的車站,與這幾年才開幕
2022/09/20
MOT TIMES 作者 / 李昀蓁 Chenvia Lee
前往報導
2022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公佈!波光市集、台南竹溪月見橋、南華微光等9件作品入圍
如何讓光停留、以光敘事、與土地產生共振?
2022/09/19
MOT TIMES 作者 / Christine Chen
前往報導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參展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將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於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舉
2022/09/15
La Vie 數位編輯 : 文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和田生活打造THE GREENHOUSE都會生態住宅!結合可食地景、屋頂農園與人性化節能設計
有機品牌「GREEN&SAFE」經營至今已20年,創辦人何奕佳以「從農田到餐桌」為經營理念,從台灣沃土農場出發,依循季節生產多元的有機物產,豐富餐桌風景
2022/09/14
La Vie 數位編輯 : 文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藤本壯介操刀建築!以台南巷弄為靈感,將一甲子老屋改造為冰淇淋專賣店「南埕衖事」
「南埕衖事」將大面積場域留給建築作品,讓大眾以更輕鬆的方式親近大師觀點,企圖將顛覆性、具想像力的思維融入日常生活
2022/09/8
MOT TIMES 作者 / 林沛伶
前往報導
鳥眼參考佛蒙特州農舍與香普蘭湖上的全黑小屋
佛蒙特州建築工作室Birdseye引用了附近的一個穀倉,以開發尚普蘭湖畔這個全黑鄉村度假勝地的細節
2022/09/7
de zeen 記者 / 詹姆斯·布里隆
前往報導
赫爾佐格和彼特·奧道夫公佈費城考爾德花園的設計
一種概念路徑,使我們開闢地面,而不是在上面構建形式和體積 - 我們正在尋找空間以一種新的和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示考爾德的作品
2022/09/7
de zeen 記者 / 本·德賴斯
前往報導
被櫻花花海包圍的台灣寧靜墓園!安藤忠雄設計的三芝「森的靈園‧水之納骨塔」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森的靈園‧水之納骨塔」,未來將與周圍櫻花樹海,形成一座柔美的追思場所
2022/08/30
La Vie 數位編輯 : 文 陳岱華
前往報導
逐綠而居,真正與自然共榮共生的環景城中城
想想每天起床後,進入眼簾的第一個景色就是上千坪的濕地森林綠色景觀,那是多麼奢侈而美好?
2022/08/25
La Vie 數位編輯 : 文 | 黃阡卉
前往報導
隈研吾操刀星野集團「界由布院」溫泉旅館!以農舍為設計靈感,把梯田四季層疊美景收入眼底
做為多山的島國,日本向來以陡峭山峰聞名,其中如同階梯狀沿山坡綿延的水稻梯田(棚田)更是日本九州大分縣重要的原鄉景觀之一
2022/08/25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前往報導
野火影響了北加州露營之家的設計
CAMPout House酒店位於特拉基(Truckee)一個平緩的斜坡上,特拉基是湖以北的一個山城,以其滑雪,遠足和水上運動而聞名
2022/08/23
de zeen 記者 / 詹娜·麥克奈特
前往報導
音樂節的長期影響:為城市帶來的聲音和人群
在帳篷里露營的多天,在炎熱的夏日陽光下悶熱,回到你最喜歡的音樂藝術家的100排?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Kaley Overstreet
前往報導
波特蘭的大規模木材辦公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生活建築
該建築以其主要租戶之一 - 工程公司PAE命名 - 位於波特蘭的斯基德莫爾/舊城區歷史街區。該建築建在停車場的舊址上,靠近地標性建築以及多條公交線路和鐵路線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enna McKnight
前往報導
粉紅色的大麻混凝土提亮可拆卸的Floriade亭子由Overtreders W
荷蘭工作室Overtreders W使用大麻和再生木材在荷蘭阿爾梅勒創建了一個可拆卸的亭子,名為“城市自然之聲”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Lizzie Crook
前往報導
KKAA YTAA打造俯瞰日本國立公園的混凝土砌塊住宅
日本建築工作室KKAA YTAA使用簡單的裸露混凝土塊在日本伊勢志摩國立公園建造了一個度假屋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on Astbury
前往報導
許志永將1940年代的休斯頓教堂改建為亞洲煙熏房
美國公司Michael Hsu建築辦公室旨在保留德克薩斯州山牆教堂的特色,同時將其改造成一個名為Loro Heights的熱鬧的煙熏房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enna McKnight
前往報導
溫暖的棕櫚屋棲息在澳大利亞陡峭的灌木叢之上
澳大利亞工作室CplusC建築工作室在悉尼棕櫚灘的一個傾斜場地上方的柱子上提升了一座房子,以創造在樹屋裡的感覺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on Astbury
前往報導
十個住宅室內設計由外露木梁支撐
從巴塞羅那翻新的公寓到倫敦建築設計師的家,我們最新的Lookbook總結了10個內部裝飾,這些室內設計頌揚了外露木梁的觸感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Alice Finney
前往報導
Stacey Farrell的海岸屋從紐西蘭海灘的沙丘中出現
建築師史黛西·法雷爾(Stacey Farrell)在紐西蘭奧馬威(Omaui)完成了一座海濱度假屋,該度假屋坐落在景觀中,以保護其免受惡劣的沿海天氣的影響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Alyn Griffiths
前往報導
Herchell Arquitectos在墨西哥森林中以“精品酒店概念”完成了四合院
Herchell Arquitectos在墨西哥設計了這座四合院,採用錯層式配置,允許業主在不犧牲隱私的情況下出租部分房屋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ames Brillon
前往報導
洛杉磯第三高的摩天大樓是“義大利山城的現代詮釋”
美國工作室亨德爾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了洛杉磯的Angels Landing摩天大樓,這將是該市第三高樓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Ben Dreith
前往報導
小西·加夫尼(Konishi Gaffney)將20世紀50年代的車庫改造成藝術家的工作室,具有“公民宏偉”的感覺
建築工作室小西·加夫尼(Konishi Gaffney)對愛丁堡富裕郊區的一個20世紀50年代的車庫進行了大修,增加了由木板條製成的有節奏的立面。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Posts by Alice Laycock
前往報導
Chybik + Kristof用回收材料在布拉格創建可逆的宣言市場
捷克工作室Chybik + Kristof在布拉格完成了一個彈出式市場,其模組化結構為柔和的藍色腳手架,可以輕鬆修改或重新置放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Jon Agioury
前往報導
拉莫斯·阿爾德雷特在西班牙花園中創作了La Ermita de Lola神社
建築工作室Ramos Alderete在西班牙拉斯羅薩斯的一個私人花園中創造了一個紀念混凝土石窟,其特色是一個凹形開口,庇護著一座石雕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Alyn Griffiths
前往報導
批准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稱“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大聯邦投資”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已簽署《通貨膨脹減少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法案包括一系列可持續建築的融資措施,包括改造回扣和新建築稅收優惠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Ben Dreith
前往報導
小組工作模仿失落的18世紀建築與布裡斯托爾公寓樓
這座名為Redcliffe Way的120套公寓開發專案將被包裹在青銅網中,該網格複製了以前佔據該地點的18世紀建築的規模和形式
原文自 https://www.archdaily.com
作者 / Katie Last
前往報導
日式私人老房舍變身社區交流空間!落地窗、戶外廣場打開建築內外交流
日本長崎有座靜謐城市-西海,境內海岸線坐擁特殊景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但市內並無鐵路、高速公路行經,讓西海有別於觀光興盛的小城,保有寧靜、與世無爭之感
2022/08/17
La Vie 數位編輯 :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OMA帶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Rem Koolhaas與David Gianotten親解建築亮點
由OMA操刀的北藝中心,歷經10年終於完工,並於2022年8月7日開幕
2022/08/12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Rem Koolhaas親自帶路逛「北藝中心」!獨創如「膜」般的簾幕設計,打造更多劇場可能性
位在捷運劍潭站對面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開幕了!
2022/08/09
MOT TIMES 作者 / 林沛伶
前往報導
將下水道箱涵變身為guesthouse?nendo大玩結構奇想
建築裡的結構工程向來被視為偉大的隱藏者,藏於風格之下、鮮為人知,卻長期肩負支撐空間承重、制震係數等複雜力學的重要角
2022/08/09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前往報導
倫敦V&A博物館微改造!玻璃大廳入口、廢棄碧玉再生為水磨石牆面點綴如廁空間
談到全球具指標性的藝術場館,倫敦V&A博物館榜上有名,其不僅為藝術迷遊覽英國必訪之地,豐富館藏亦是眾多設計師、攝影師與藝術家的靈感泉源
2022/08/08
La Vie 數位編輯 :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藤本壯介操刀沖繩石垣島「NOT A HOTEL ISHIGAKI」!飽覽蔚藍海景的愜意住所
在2020年4月成立的NOT A HOTEL株式會社,旨在為人們打造新生活方式,只要透過應用程式,一鍵便能在飯店與家之間切換
2022/08/08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這個世界有了光,讓生活更有內涵」探索日本建築美學家梅林克
從雜貨去感受建築的原型。視建築為一種「容器」概念
2022/08/01
MOT TIMES 文字 / 忠泰湛
前往報導
Nendo堆疊混凝土隧道,在Miyota創建檔案和賓館
日本工作室Nendo創建了一個檔案館,用於存放其來自日本中部預製混凝土箱涵洞的產品和傢俱
2022/07/29
de zeen 記者 / 湯姆·雷文斯克羅夫特
前往報導
美國建築師選擇10座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築
2022/07/28
de zeen 記者 / 本·德雷思
前往報導
伊維特·范·齊爾(Yvette van Zyl)完成現代主義人士的家,俯瞰南非海岸
當地建築師Yvette van Zyl在南非海濱小鎮莫塞爾灣為自己和丈夫創造了一個家,將航海和現代主義的影響與豐富的紋理,材料和顏色相結合
2022/07/28
de zeen 記者 / 喬恩·阿斯特伯里
前往報導
彷若「樹屋」的山中獨棟住宅「山野聚所」!合風蒼飛以有機層疊的垂直設計,打造獨立又內聚空間
當地建築師Yvette van Zyl在南非海濱小鎮莫塞爾灣為自己和丈夫創造了一個家,將航海和現代主義的影響與豐富的紋理,材料和顏色相結合
2022/07/27
de zeen 記者 / 艾米·皮科克
前往報導
MK27工作室在巴西熱帶雨林的混凝土飛行員上提升房屋
當地建築師Yvette van Zyl在南非海濱小鎮莫塞爾灣為自己和丈夫創造了一個家,將航海和現代主義的影響與豐富的紋理,材料和顏色相結合
2022/07/26
de zeen 記者 / 艾米·皮科克
前往報導
阿姆斯特丹Sluishuis水上住宅!BIG與Barcode Architects讓建築與水相互交融
建於阿姆斯特丹IJburg區人工島上的Sluishuis集合住宅,擁有稜角分明的建築線條,從不同角度望去,便能發現其巧妙之處
2022/07/21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耗時三年,大師Marcel Breuer粗獷主義代表作變身零碳酒店 Hotel Marcel!Becker+Becker操刀設計
70-90 年代仿若中空漂浮的建築,可是州際公路上的視覺焦點!
2022/07/21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基隆暖暖消防隊!十彥與張全智順應氣候與地形,以山屋為靈感設計建築
回想曾見過的消防隊建築,多半像只巨大方盒,整體嚴謹工整,建築內部與戶外並無太多交流
2022/07/21
La Vie 數位編輯 :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阿加托姆為「城市小屋」配備了棱角分明的天花板和溫室
“客戶尋求一種能夠為他們提供地方感的設計 - 全年的'城市小屋'是簡報,”
2022/07/176
de zeen 記者 / 詹姆斯·布里隆
前往報導
美國丹佛Populus酒店設計!以樹皮上的眼睛紋路為靈感,大小不一窗戶構成獨特建築外觀
以科羅拉多州常見的白楊樹的樹皮紋理為靈感,運用大小不一的窗戶,構成吸睛的建築外觀,也使其成為市中心的地標性存在
2022/07/06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海澤維克設計可折疊玻璃溫室!閉合如寶石、展開像皇冠的透明建築
Heatherwick Studio近年作品,總有兩大靈魂要素貫穿,分別是讓建築與裝置擁有「運動」的可能,以及在作品中融入對環境與未來居住模式的思考
2022/07/06
La Vie 數位編輯 : Izzie Pang
前往報導
穿越溫室的神秘感官之旅!Norm Architects操刀、蘆沢啓治設計Karimoku家具,瑞典米其林星級餐廳ÄNG全新亮相
「我覺得人與食物間的愛戀,也是類食物鏈的連鎖依戀關系:不得不吃,所以三餐借著各式各樣的食物和進餐儀式,聊慰自己不飽的肉體和一直饑餓的靈魂,持續活著。」
2022/07/01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AGi Architects將Tamdeen廣場塔樓設計為俯瞰波斯灣的“垂直社區”
國際公司AGi Architects在科威特城完成了三座住宅塔樓,具有各種立面開口和佈局,為每套公寓提供獨特的海景
2022/07/01
de zeen 記者 / 愛琳·格裡菲斯
前往報導
金門未來新藝文場所「金門縣中心圖書館及美術館」!潘冀團隊拿下競圖首獎,打造仿若山脈的優美建築
戰地遺跡、閩南建築與洋樓並存的聚落之外,金門即將迎來全新的藝文空間「金門縣中心圖書館及美術館」
2022/07/01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BIG操刀丹麥FLUGT難民博物館!柔軟曲線新建築串起舊醫院大樓,連結過去與現在
改建於難民營中留存下來的醫院大樓,並透過增加一個帶柔軟曲線的量體,串連起兩座建築,也連接起過去與現在
2022/07/01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隈研吾操刀湯布院COMICO ART MUSEUM YUFUIN新館!展出草間彌生、名和晃平作品
連結COMICO ART MUSEUM YUFUIN本館與新館的走廊,能夠感受到光影流動
2022/06/30
La Vie 數位編輯 : Adela Cheng
前往報導
Vitra Campus 重建篠原一男經典小住宅「傘之屋」!認識這位與丹下健三齊名的20世紀傳奇建築師
篠原一男曾說:「住宅就是一件藝術品。」
2022/06/30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突破台灣設計框架的高層住宅「耑序」!由拿下RIBA大獎、操刀W Hotel的新加坡團隊SCDA操刀擘劃
建築關乎保存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引入一種新的形式語言
2022/06/29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以混凝土柔軟串連18世紀玻璃工廠!SO-IL 與 FREAKS 聯手打造法國「Site Verrier de Meisenthal」
藝術空間的擴建一直是當今備受矚目的議題。在德國博物館島,建築師 David Chipperfield 在狹長的土地上打造「詹姆斯西蒙畫廊」改變人們進入島嶼的參觀動線
2022/06/27
MOT TIMES 作者 / 編輯部 林沛伶
前往報導
弗蘭克·蓋里為洛杉磯兒童學院打造“溫馨建築”
蓋里設計的建築是兒童研究所的第一個家,這是一個擁有116年歷史的組織,幫助洛杉磯地區的家庭
2022/06/23
de zeen 記者 / 本·德雷思
前往報導
BIG包裹拉普蘭酒店樹屋在350個鳥舍
酒店客房與瑞典鳥類學家Ulf Öhman合作創建,旨在讓客人沉浸在Harads村附近的森林中
2022/06/23
de zeen 記者 / 湯姆·雷文斯克羅夫特
前往報導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被評為2022年最佳英國建築